设为首页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理论APP | 登陆 | 注册
首页 热点新闻 民生视点 理论频道 财经要闻 房产资讯 文体娱乐 社会关注 科技动态 党史党建 学习强国
主页 > 民生视点 >
花开半夏,遇见非遗|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子体验陶瓷艺术
时间:2023-09-11  来源:  本站综合   责任编辑:杨丹   点击:53006次
 

8月16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浮梁拾遗行,传承促振兴”实践团队来到了景德镇著名瓷器工厂——泥韵陶瓷厂。队员集体参观了雕塑瓷厂的陶瓷制作过程,深入了解了瓷器的原料、焙烧、上色等一系列过程,并且切身体验了陶瓷的制作过程。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对陶瓷有了全新的认识,看到了瓷器亲民、质朴的一面,看到了光鲜亮丽的国瓷之下,亦有简朴清新的小陶瓷。

我们决定前往景德镇市昌江区的陶瓷厂去探索“陶瓷的制作过程”这一古老的灿烂文化。在刘师傅的带领下,我们亲眼目睹了陶瓷的制作过程。炎炎夏日,陶瓷师傅汗流浃背,不停的在捏造型。刘师傅热情的向我们介绍陶瓷的制作工艺,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英,工序复杂,大工序十二道,小工序七十二道。这种陶瓷主要是用于售卖。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师傅把陶瓷生产作为养家糊口的主要来源,陶瓷厂的陶瓷代代相传,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略的文化价值。

H)MXLOD6_FEMC)8H[}PL%MH.png

图为陶瓷厂工人正在给陶瓷上色 汪飞 供图

O_XM}6`VPLDS@~%_G07@XVY.png

图为队员切身制作陶瓷的过程  汪飞 供图

0NYT)%S6]]D0B`501C7)ZKI.png

图为图为队员参观瓷器制作过程制陶师傅热心地给队员们讲解瓷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汪飞 供图

RLRQG%E}]9T~(6AZO]38Z1H.png

图为泥韵陶瓷厂部分彩瓷 汪飞 供图

走在陶瓷厂,仿佛置身于陶瓷的海洋里,琳琅满目的瓷器引入眼帘,让人不觉沉醉于景德镇陶瓷的独特魅力。

古老的文明在传承中虽然依旧有活力和生机,但人工造陶瓷毕竟工艺繁杂,耗时费力。陶瓷厂最初有近数十多户陶瓷作坊,如今只剩下十余户,这些陶瓷厂大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师傅。更多的青壮年愿意外出打工,放弃了传承陶瓷工艺。机械化造陶瓷的不断发展,传统手工作坊慢慢的淡出了大众视野,在生活节奏飞快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团队的成员在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制陶瓷的制作方法切身体会古文化的魅力。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全力保护和传承这项代代流传的工艺,发扬非遗的文化精神。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在团队成员心中播种下保护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通讯员:汪飞、刘贵华、张露露)


【版权声明】凡来自上海新闻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上海新闻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上海新闻网
 
精华推荐
微信扫一扫
权威理论网站
 
媒体矩阵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此类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在此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发现错发、侵权等行为,请向上海新闻网反应,本网将尽快删除。
沪ICP备02537号
Copyright © 200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2537号
版权所有:上海新闻网